|
|
|
什么是熱管,應用原理是什么? |
|
熱管是一種高效的傳熱器件。利用相變原理和毛細作用,可以在極小的溫差下遠距離地高效傳輸熱量而不需外部能量。熱管的形狀可以是任何形式(圓形,方形,或其他結構),整個熱管可分為三個部分:蒸發段,絕熱段和冷凝段。在蒸發段,外部的熱量使該段的工質部分蒸發并形成蒸發段與冷凝段之間的壓差,蒸汽被送到冷凝段,只要冷凝段溫度低于蒸汽的飽和溫度,蒸汽就凝固,并把汽化潛熱傳給外部的散熱器,熱管壁上有吸液芯結構(管芯)。依靠吸液芯產生的毛細力,使冷凝液體從冷凝段回到蒸發段。只要熱管在幾個極限以下正常運行,就可連續不斷地把工質汽化潛熱從蒸發段傳遞到冷凝段,以汽化潛熱進行的換熱比單相對流系統以顯熱方式傳遞的熱量大幾個數量級,它本身的熱傳遞效率比同樣材質的純銅高出幾百倍到數千倍。
熱管的工作原理最初是由Gaugler和Trefethen發現的,直到1964年George M. Grover第一個發明并且制造出了熱管,熱管才受到人們的重視,由于其具有極好的導熱性和等溫性,熱管最初用于衛星系統,因為熱管較高的成本和較小的需求使其商業化的進程非常緩慢,隨著熱管技術的逐漸成熟和應用的成功經驗,作為高端電子設備的散熱器,熱管逐漸被市場接受,需求的增長降低了熱管的制造成本,使熱管開始大量用于各種電器產品中。
根據工作溫度的不同,熱管常用工作介質有氨,甲醇,F-21,丙酮,水等;管材材質常采用銅和鋁,選擇工質除考慮其沸點外,還要求有其他的性能(大的表面張力,好的潤濕特性,大的汽化潛熱和導熱系數及好的化學穩定性), 工質和管材及管芯要相容不發生化學反應(水與銅相容,而與鋁不相容;氨和鋁,不銹鋼相容;丙酮和鋁,銅,不銹鋼相容)。
| |
|